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三步走”战略,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为下一步发展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人文社会学科作为学校发展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亟需厘清形势,科学谋划,主动作为,补齐短板,努力实现学科实力的提升,为学校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首先是明确方位。宏观层面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重大判断。新时代的开启,意味着新的奋斗目标和新任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履行好“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回答好“时代之问”的重大课题,生产出“人民需要”的精品力作,真正做“明德至善”的社会表率。
中观层面看,大学与城市共融共生共发展。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里不仅是经济热土,科技创新策源地,也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地处长三角的高校人文社会学者适得其时,理应有所作为。与此同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出台,中国大运河的保护和发展迎来了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无锡坐拥“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得天独厚资源,在运河文化挖掘、品牌传播上下好“先手棋”,对保护城市文脉,更好传承文明、增强文明自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学校着眼大局、把握大势,在学校层面成立了“江南文化研究院”和“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人文社科大平台。
具体到学校层面,一所大学的影响力取决于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两方面,无论是在创建“双一流”的征程中,还是在实现大学最根本的育人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上,人文社会科学所提供的滋养都必不可少。不久前,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这不仅是本科教育的“质量革命”,也是新时代人文社会学科再认识再出发。
其次是校准方向。人文社科发展两个关键:一是专业布局,一是机制创新。前者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文科以及如何建设的问题,后者提供制度保障。专业方面,在学校自身优势学科基础上,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学校的办学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质量战略、特色战略,形成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提高学科发展的前瞻性,将人文学科建设融入学科生态群,聚焦学科方向,组建学科团队,提升人文社科的整体建设水平。加强与区域经济对接,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体系,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高校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理论创新引领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机制方面,人文社科内部各学科之间存在差别,各具特色,有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有偏重实际应用。发展不能用一把尺衡量,在对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和科研特点、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兼顾共性指标和个性差异,建立分类考核评价、激励保障机制,转变“重量轻质”导向,从学校层面为人文社科营造百花齐放竞相争艳宽松氛围,鼓励各学院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准主攻方向,加强内涵建设,久久为功,产出原创性、高质量成果,在实现学科发展、科研突破、教学精进中达成学校、教师、学生多元统一,多元共赢。
再者谋划方略。事物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量变积累,循序渐进。要在高原之上建高峰,首先要拓展提升高原规模体量。发挥社科处和江南研究院管理服务功能,一手抓培育,一手抓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通过申报校内青年基金课题,举办文科青年博士沙龙等活动,加强教师间交流互动,发现潜在学术生长点,积极予以滚动支持,丰富学科生态,增强学科发展后劲。提高《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和《创意与设计》等人文社科期刊办刊层次和质量,使之成为学术研究、科研成果重要展示平台和传播窗口,力促文科实力再上新台阶。其次是学术团队建设。人文社会学科特性决定了文科教师“单兵作战”的常态化,但随着学科交叉融合现象日益凸显,既是学科研究问题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必然结果,也促进学科建设从封闭走向开放,学术团队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一个突破口日益受到学界重视。其核心是人的建设,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团队带头人的建设。通过实施“文科名师”培育工程,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集“学术、学识、学养”于一身、综合能力强的优秀拔尖人才,挑起学科发展大旗,围绕“名师”建立团队,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形成学术热点,扩大学术影响力。第三是协同创新。有深远社会影响的研究往往超越一时一地限制,是多方长期协作的结果。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下,生动的社会实践为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需要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格局,坚持问题导向,项目牵引,走协同创新发展之路。通过校内、校地、校企、校校等合作,组织科研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以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国家综合性重大问题提供战略方案储备和决策咨询支持。特别是高端智库建设中,不仅需要不同研究机构间的横向协同,也需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决策支持间的纵向协同,同时还包括资源协同、队伍协同、人才培养协同等。在协同创新中汇聚合力,提升服务国家社会的能力。